CLOSE
認識我們
文明遺產
目的
工作重點
發展進程
聯絡我們
研究發現
台灣族群
特殊意義
文物特色
典藏選粹
高山族
平埔族
宗教信仰
居家生活
農村器物
百業器物
雜項
支援行動
捐款
義賣
典藏選粹
高山族
平埔族
宗教信仰
居家生活
農村器物
百業器物
雜項
百業器物
打更板、鑼
/ 漢族
年代:20世紀
/
材質:木、銅
打更板 長:18.4 公分 / 寬:6.4 公分 / 高:4 公分
銅鑼 直徑:24.2 公分 / 高:1.5 公分
槌子 長:27 公分 / 寬:2.5 公分
打更(閩語:摃更kong3 kenn1)制度,漢代(西元前2世紀至西元後2世紀)即有,惟當時用鼓,宋代(約11世紀)以後才用木板與銅鑼。
古時更夫之職,由專門的衙役負責,不僅司夜間報時之職,更有巡守街巷之責。在時鐘未普及以前,各城都有打更制,日治以前台灣仍有打更與更夫制。
財團法人台灣民族學博物館基金會
260-60宜蘭市建蘭南路290巷2弄11號
版權所有©財團法人台灣民族學博物館基金會
認識我們
研究發現
典藏選粹
支援行動
追蹤粉絲團